WWW,8677C,COM
非法占用林地行为严重影响林木的固碳释氧功能。为最大程度修复受损生态环境,弥补生态环境受到侵害至修复完成期间的服务功能损失,检察机关通过公开听证的方式广泛听取意见,本着当事人自愿原则,以认购碳汇的方式让涉案企业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与行政机关开展深入沟通协作,推动完善工作机制,规范碳汇基金管理和使用,释放“碳汇红利”,助力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经历司法实践检验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被认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刑事司法制度的重大创新,丰富了刑事司法与犯罪治理的“中国方案”。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内涵更丰富、水平更高的需求,希望司法政策与时俱进,期盼社会长治久安;司法机关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必须遵循司法规律,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推动案件繁简分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党中央决定建立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仅着眼于提升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更着重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罪犯改造。2018年10月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WWW,8677C,COM
除了本土师资队伍建设,卢大孔院还着重建设了本土教学资源,编写出版了三本“中卢语言互通工程”双语系列教材和工具书。2012年由孔令远、曾广煜和卢方语言学专家等共同编著的《卢旺达语英语汉语词典》正式出版,开启了“中卢语言互通工程”的第一步。2020年,由卢大孔院编写的《实用卢旺达语(中文注释)》出版,标志着第一本以中文注释的系统教授卢旺达语的教材问世。2021年,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支持,卢大孔院中外团队主编的本土教材《实用汉语会话365句(卢旺达语对照)》完成编写并出版,这标志着第一本以卢旺达语注释的中文教材诞生,也标志着卢旺达中文教育本土化进程取得明显进步。WWW,8677C,COM
三中院于2019年4月4日在民三庭设立环境资源合议庭,集中审理管辖的自然环境污染侵权的生态环境类等民事一、二审案件。自依法履职以来,新收各类环境资源案件26件,审执结22件。民事案件收案18件,结案14件,其中环境污染责任纠纷4件,噪声污染责任纠纷6件,水污染责任纠纷2件,司法确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1件,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1件,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1件,生态损害赔偿纠纷3件;刑事案件收案7件,结案7件,其中污染环境罪1件,非法捕捞水产品罪1件,非法采矿罪1件,非法占用农用地罪1件,非法收购、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3件;执行案件1件,已执行完毕。WWW,8677C,COM(撰稿:印萱毅)